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全站
全站搜索
请输入关键字...
学党史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54,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加强国家政治、法律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成为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为此,毛泽东以很大的精力亲自主持了新****部宪法的起草工作。1954年9月,**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100多...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55,打破外交困局
为了给国内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党要求在外交方面展开积极的工作和斗争。为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表述后来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朝鲜停战以后,亚洲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但是,美国不仅不...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53,“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实现,党及时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个五年计划。计划的主体是国家工业化。同时,我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这样就把对国民经济实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形成和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52,农民盼了几辈子的事实现了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党领导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区人民政府给翻身的农民颁发地照。 新华社图片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9,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随着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日程。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5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人民企盼已久的新中国成立了,全国各族人民革命热情高涨,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同时,在党和人民面前,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面临着很多严峻考验。正当全国人民集中力量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时候,新中国又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立即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10月初,美军无视...
学党史||《鹰击长空:高远天空》
扫描二维码学党史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8,伟大的战略决战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5月25日,隆化战斗打响。19岁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舍身炸毁敌暗堡。“为了新中国,冲呀!”成为全体解放军指战员的战斗号角。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建立起了较强的炮兵和工兵部队,提高了攻坚能力,取得了打阵地战的经验。与此相反,国民党军队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为365万人...
【学党史】我是八路军——**集:抗日誓师
《我是八路军》**集:抗日誓师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加紧关于红军改编问题的谈判,8 月 22 日达成协议。8 月 22 日至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洛川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正副总指挥及各师领导是谁?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具体如何推进?八路军各师抗日誓师大会在陕西哪些地方召开?誓师时战士换帽徽有何情形?刘伯承师长在会上...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7,“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改行重点进攻。人民军队继续执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期间,其他解放区的军民,对收缩兵力、转入守势的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性的反攻。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从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5,“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亡和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在全党整风的基础上,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来自各地的代表,精英荟萃,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国121万名党员。代表的平均年龄36.5岁,年龄**的69岁,最小的23岁。中国共产党“七大”会场。 新华社图片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创造了诸多个**和纪...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既要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又要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作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人减少到5000万人以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其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菜和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1,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1941年底,日本总兵力扩大到240余万人,其中130万人都压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承担着抗击日本陆军主力的任务。日本侵略者为了把中国变成其进行太平洋战的后方基地,在占...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0,“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39,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在华北上升到主要地位。党领导的军队根据洛川会议(1937年8月)的决定,着重向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敌后战场的开辟,使中国抗日战争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共产党军队担负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牵制了大量日军。这是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相持的一个重...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38,“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国共两党在如何抗日的问题上,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同主张。蒋介石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则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为动员并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全面抗战,必须明确提出抗战的军事战略方针。当时,“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都有相当大的市场。中日战争的过程究竟将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些问题亟待得到明确解决。 19...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34,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调集100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其中50万军队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这时,博古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他们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进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同装备优良的敌人打阵地战、堡垒战,使红军日益限于被动。1934年4月...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35,生死攸关的转折
红军开始长征后,国民党“追剿”军达16个师、77个团,布置了四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在国民党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付出了极大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湘江战役后,党内对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193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通过决议,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 、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
学党史||《国家工人》
扫描二维码学党史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
学党史 | 勿忘,九一八!
9月18日【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至此,在短短四个多月内,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日本的侵略行径震动中国社会,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通电,抗议日本侵略暴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
1 / 7
2 / 7
3 / 7
4 / 7
5 / 7
6 / 7
7 / 7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