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知识点
/ 过场 / 「场子」可看做一个剧作结构概念,是剧本的基本单位,拥有一定的情节量,构成全剧中的一个情节段落。「场子」讲究大小主次,过场是其中最短小的,情节简单,角色穿场而过。
在传统戏中,有奋勇进击的「追杀过场」、落荒奔逃的「溃败过场」、驰报消息的「探马过场」、解押粮草的「押运过场」、下达王命的「捧旨过场」、婚嫁迎娶的「花轿过场」,以及「出巡过场」「行路过场」「狩猎过场」「巡更过场」「报录过场」「禀事过场」……
过场戏大略表现某一事中某一行动过程,或简要介绍「何许人要做何等事」,或提示「将要发生何等事」,其间较少人物刻画。

『锁麟囊』中势利傧相承担了许多过场戏份
/ 过场的作用 / 安排得当,处理巧妙的过场戏,可以超越简单化的「过程描述」,变「没戏」为「有戏」,发挥重要作用。
/ 交代、过渡 / 过场戏的交代、过渡,使戏开得不「温」,主角上得不「秃」,情节、情绪转折得不「折」不「涩」,同时不至于留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问题干扰剧情发展。
【例】
京剧『杨门女将』头场,安排了一个极简短的焦、孟二将的过场,起到交代、过渡作用:为了在主戏「寿宴惊变」之前用紧锣密鼓压一压场子,让观众知道宗保殉国,边关告急,焦、孟二将去往天波府搬兵,以便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下一场戏,在穆桂英喜气盈盈上场的同时,预感到将要发生的悲剧。
/ 铺垫、渲染 / 铺垫意在渲染、衬托,过场戏为主要场子做铺垫,使剧情有起有伏、有动有静、有弛有张、有疏有密,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重点场子渲染氛围。
【例】
京剧『失空斩』,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前来夺取西城,而西城空虚,冒险设下空城计,在忐忑不安中下场。此时,一个司马懿带兵过场,气势汹汹,风驰电掣,渲染出大兵压境的险恶情势,同时也为下一场诸葛镇定退兵的大智大勇起到衬托作用。
/ 点题 / 如京剧『空城计』中司马懿的退兵过场:接连中计的司马懿由衷感叹:「诸葛亮呀诸葛亮,你的胆忒大了!司马懿呀司马懿,你的胆也忒小了!司马用兵不如亮也!」;又如京剧『曹操与杨修』中的「招贤者」角色,以过场形式反复出现,步步深化揭示主题:招贤却忌贤,忌贤又招贤。
/ 过场的使用 / 过场开戏可用以表现情节、营造气氛,同时往往还承担「压台垫戏」的重任,一般为以热压冷(开场冷清的主场戏用热烈的过场戏压台)、次为主垫。非开戏时安排的独立过场戏,用以开展剧情,承上启下。场中穿插过场,一般是过场与主场子两方面角色处于同一空间。
【例】
京剧『艳阳楼』中花逢春等人在游春路上,通过高登与众打手过场,「观见高登马上驼定一女,不知抢得谁家女子」而顿生疑窦。
/ 垫场 / 有的过场戏,给将要出现的情节稍作铺垫,而后立即进入中心情节,称垫场。垫场可为主戏登场形成事发预感,引发观赏期待;在剧中主角需要大换装时,用来填补时间,延缓剧情发展;或于前后两场戏中,化解角色「刚下即上」的弊端,形成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