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树银花”民俗表演

杨家营村“铁树银花”民俗表演的可考历史可上溯至清同治年间,百余年来,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大红灯笼,全村人扶老携幼,看焰火、赏花灯、猜灯谜,翘首企盼“铁树银花” 绽放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清同治元年(1862年),杨家营村杨凤山的曾祖父杨布云当年只有十三岁,在本村铁匠铺做学徒,和小伙伴们一起钻研发明了“抡铁花”,流传百余年后文革时期中断了表演。2006年,杨家营村成立了旅游协会,“抡铁花”作为旅游观赏项目被重新挖掘出来,“铁树银花”民俗表演的代表性传承人杨凤山老先生对操作设备做了进一步改进:安全省力的铁架子代替了木杆,多台架子同时运转,使场面更加宏伟壮观,得到了中外游客的高度赞誉。

“铁树银花”民俗表演以木炭、灰铁为主要原料,主要有铁架子、铁笼子、喷枪等工具。表演时先把木炭、灰铁按一定比例装在铁笼子里并砸实,然后用喷枪将铁笼子里的木炭和灰铁点燃,将点燃的铁笼子固定在铁架子上,最少要有5个青年小伙转动铁架子,使铁笼子高速转动,借风燃烧,当温度达到1600℃~1700℃时灰铁融化成铁水从铁笼孔隙中飞溅而出,形成流光溢彩的“铁树银花”。

永清“铁树银花”民俗表演是方圆百里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表演,饱含着当地百姓祈求生活风调雨顺、团圆幸福、和顺吉庆、红火热烈的殷切希望。现在,“铁树银花”作为当地**的旅游观赏项目,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铁树银花,幻彩烟霞,团圆和顺,民俗奇葩!

图片8.png

图片9.png

图片10.png

阅读2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