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全站
文章详情
艺术赏析 |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作者:范宽
范宽,北宋画家,又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历史上对其生卒年份没有确切的记载。据《画史》记载,他约生于五代后汉乾公式年间,主要活动于北宋前期,宋仁宗天圣年间还健在。范宽擅画山水,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来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因而长期在华山、终南山等处生活,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范宽画作中的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他用笔强健有力,存世作品有《云山秋霁图》《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画中巍峨的山峰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当人抬头仰望,大山就在头上,给人山势逼人的感觉。在大自然面前,人显得非常渺小。山底, 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走进。马队铃声似乎也渐渐进入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
该作品是一副墨笔绢本,一改常规构图,而是迎面耸立、雄壮浑厚的大山头被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顶天立地,**质感,造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在画幅右下角草丛间,有“范宽”二字款,
这都与画面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关系。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应属下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作者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山和下面的树和路七三分,按照黄金比例的划分,山没有把上面整个画面占满,而是空出了两个部分使画面有一种透气的感觉,让画面有一种深远感,把山高耸的气势表现的更加形象鲜明。
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山的下面虚画,上面着重刻画,显示出了山的高大气势让人产生一种敬畏感。画面下面小路的延续使画面的势延展出去,更有一种纵横感,加强了画面的势。画面上面山上的树的刻画有聚有散,错落有序,把我们逐渐引到画面的中心,并且互相呼应,增加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溪山行旅图》在静止的画面中孕育一种动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为宋代北方山水画之典范。
阅读6
写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