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国
文
学
百部经典
名著荐读
各国文学各有特色,有人说:“每本书后面都活着一个人,而这个人身后是一个民族,民族之后是自然与社会环境。”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让读者接触和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本期我们精选简·奥斯汀、查尔斯·狄更斯、托马斯·哈代等文学巨匠的著作,与读者一起赏析英国各时期富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希望对了解英国文学有所帮助。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鲁滨孙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著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1719)是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一堂生动有趣的野外生存挑战课,一本关于信仰、智慧、勇气与坚持的生存手记。
年轻的鲁滨孙,不安于舒适的生活,向往冒险与挑战,一心出海闯荡。航船遭遇风暴,只有他活了下来,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陷入进退无路的绝境。在这座荒岛,他如何度过漫长的28年?又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将荒岛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环境和细节描写生动逼真,每个成长中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鲁滨孙漂流记》。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著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上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的作品,以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讽刺小说之一。
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运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著
简·奥斯汀被誉为“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问世,在评论界广受欢迎,毛姆主编"世界十佳小说"丛书,《傲慢与偏见》位列第二。
小说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小乡绅班纳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二女儿伊丽莎白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著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这是一部关于爱和恨、关于背叛和复仇的著作,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低沉的伤感和忧郁。
小说描写了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爱情曲折,愤然出走。数年之后,衣锦还乡的希斯克利夫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凯瑟琳已与林顿结婚,继而对其一家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对爱与自由的追求,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氛围,令人欲罢不能。
《呼啸山庄》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著
1847年,长篇小说《简·爱》出版,轰动文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小说讲述女主人公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18岁时,简受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认识了庄园主罗切斯特。两人都被对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于是不顾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距深深相爱了。婚礼上,简发现罗切斯特的前妻还活着,于是选择了离开。后来,简意外地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但她无法抵御对罗切斯特的刻骨思念,于是便回到了已经失去了财富,身体遭到火灾严重摧残的罗切斯特身边,毅然跟他结婚。在爱的沐浴下,罗切斯特找回了幸福和健康。
《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为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著
查尔斯·狄更斯,时代精神和市井风貌的刻画者,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文豪。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深刻揭示社会弊病的同时,也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一连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孤儿奥立弗从小在贫民习艺所受尽欺凌,逃到伦敦后又陷入贼窟。身边的世界像一台疯狂运转的机器,小奥立弗却努力坚守着心底深处的纯净与高贵。这份执著终于帮他等来了柳暗花明:布朗劳先生、梅里太太等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与此同时,奥立弗奇特的身世,也一步步真相大白。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各种奇遇和巧合让故事一波三折,自问世以来,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1968年改编的电影版获得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扫码免费收听
《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著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所写最后两部重要长篇小说之一,被公认为哈代***的代表作品。
苔丝的父亲是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怠惰,愚昧无知;母亲过去是挤奶女工,头脑简单,图慕虚荣。苔丝作为这样一个家庭中的长女,从十四五岁就开始在饲养场、牛奶场和农田劳动。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实际面临的却是环境的愚昧、经济的贫困、暴力的污损、社会的歧视以及爱人的遗弃,她面对种种有形无形的势力摧残,经历了对世俗成见的怀疑、否定和抗争,最终仍成为可怜的牺牲品。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苔丝这一女性形象,从她在家乡村野舞会上出场,到她在标志死刑的黑旗下丧生,历时不过五六年,但她那短暂一生中的种种遭遇,却足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读世界文学一定不能绕过哈代,读哈代一定不能绕过《德伯家的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