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历史悠久。“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今安次常道村附近),合符釜山,遂隶涿鹿之阿,安次即古安墟地。”(乾隆《东安县志》)商代盘庚迁都殷后,境域位于殷正北,燕京戎(今太原附近)之东陲。西周时是北戎燕地。春秋时是北燕都蓟的近畿。
乾隆《东安县志》
战国时期,属燕国,广阳郡、渔阳郡、巨鹿郡分辖。
秦,北部属渔阳郡(今三河市,大厂、香河县),中部(今安次区、广阳区、霸州市、永清县、固安县)属广阳郡,南部(今文安县、大城县)属巨鹿郡。
西汉高帝年间,属幽州刺史部。始置安次县、文安县(治今大柳河镇东)、东平舒县(今大城县,为区别于并州刺史部代郡的平舒县,加东字),属幽州渤海郡;置方成县(今固安县)属燕国。高帝六年(前201年),置益昌县(治今霸州市策城村),属涿郡地;置潞县(辖今三河市)、雍奴县(辖今天津市武清区、香河县),属渔阳郡。元凤元年(前80年),方成县改属广阳郡,本始元年(前73年),改属广阳国。初元五年(前44年),封广阳王子云为临乡侯、容为西乡侯(侯景嗣免)、发为阳乡侯;永光三年(前41年),封广阳王子婴为益昌侯,各侯国均属幽州刺史部涿郡。
王莽改制后,复古十二州,州郡交错,疆域紊乱。
东汉建武二年(26年),方成县改为方城县,属幽州广阳国,建武十三年(37年),改属上谷郡。永元二年(90年),文安县、东平舒县改属冀州刺史部河间国。建安末年,改属章武郡。永元八年(96年),废阳乡侯国、临乡侯国、新昌侯国(燕刺王子封地,今高碑店境内),入方城县(辖今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属幽州刺史部涿郡;废益昌侯国(原益昌县)入安次县,安次县由渤海郡改属幽州刺史部广阳郡;潞县(辖今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雍奴县(辖今天津市武清区、香河县),属幽州刺史部渔阳郡。
三国,属魏国。文安县、东平舒县属冀州河间郡;方城县属幽州范阳郡;安次县属幽州燕国;潞县、雍奴县属幽州渔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置章武国,为国治东平舒,文安县、东平舒县属之。置长乡县(辖今固安一部),方城县、长乡县属幽州范阳国;安次县、潞县、雍奴县属幽州燕国。
东晋十六国,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辖地。
南北朝北魏时,属幽州。改长乡县为苌乡县。方城县、苌乡县属幽州范阳郡地;东平舒县改为平舒县。文安县、平舒县属瀛州章武郡地;潞县、雍奴县属渔阳郡地。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方城县、苌乡县入涿县。安次县属燕郡地,其余不变。